【误导的文章:发烧时的正确处理】
不论大人小孩,发烧是居家护理经常碰到的状况,但一般人的作法却有很多错误。
最常见的一种错误是「盖好几条被子闷出一身汗,烧就退了」,因为如此一来,人体皮肤的散热功能,将无法发挥,使退烧效果大打折扣。因此,除了在刚开始发烧,病人有畏寒感觉时,必须注重保暖[但也不需要闷出汗)外,当病人体温持续偏高时,反而应该解开衣物,以利皮肤散热。
另一个错误观念是,发烧的人已经生病了,所以不能吹冷气或吹电扇,必须待在密不通风的温暖环境。其实, 当的降低室内温度及加强空气循环,病人的体温反而能降得比较快,因此开冷气或电风扇是需要的,只要避免对著病人身体直吹即可。有人会用酒精擦拭发烧者的身体,试图帮助降温,但这种做法争议性很大,目前已经不鼓励了。原因是酒精擦拭身体,虽然感觉上冰冰凉凉的,其实反而会使周边血管收缩,不利散热。睡冰枕也是大家常用的方法,基本上是有帮助的,但要注意一岁以下的婴儿不 用。因为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并不成熟,如果滚烫的皮肤一下子接触到冰凉的东西,体温忽然降的太快,并不是很好。
发烧是身体出现疾病的警讯,代表免疫系统正在对抗外来的细菌或病毒。不过,三岁以下的小朋友,在夏天有时会出现一种「夏季热」的现象,也就是白天体温偏高(腋温达卅八度、肛温达卅八度半),身体摸起来热热的,连带影响食欲及活动力,看起来无精打采的;但到了傍晚,体温又自动降下,人也生龙活虎起来了。
这并非孩子生病,而是体质及体温调节中枢尚未成熟的影响,家长可以让孩子吹冷气或游泳,改善白天体温升高的现象。
那麽发烧时的正确护理应是如何呢?
专家的建议包括∶
- 以温水擦拭身体或泡个热水澡,使血管扩张,加速散热。
- 多喝开水(一般室温即可),以利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。
- 打开冷气或电风扇,降低环境温度。
- 去除不必要的衣物,以利散热。
已经好久都没有发烧的感觉了,以前发烧的三个标准处理程序就是边泡热水澡边喝85度C热水,泡到发汗,就是皮肤有刺痛感,就不泡了,接著上床盖好被子睡一觉,不过两个钟头醒来就好了,唯一一发烧最久的是当兵的时侯,在急诊躺了三天,第四天才退烧,时间证明了在开著冷气急诊室,打著营养针加退烧针只是让身体更加虚弱而已。
经方中医在发烧上最少就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辩证及处理方式,盖被子闷汗只是其中一种辩证有效的非药物处理方式,如果发烧合并腹痛就不可以用发汗法来处理,这也是很多人不知道的。
中医中一句话,如果你没有把握医好病人,就别耽误病人,就如同这篇文章的作者,如果没有把握是方法正确的,就别标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来误导群众!
为什麽人在发烧的时侯,身体的温度很高,却会怕冷,会怕冷却要散热!相互矛盾嘛!
散热就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,而经方中医学却可以解释这样一个现象,俗话说病从口入,其实不是病毒进入到胃,而是进入肺,而皮肤的毛孔正是肺的子系统,所以病毒入侵最大的入口是皮肤的毛孔!所以当澡完热水澡去外面吹风很容易感冒,从游泳池起来吹到风却不会感冒,关键就是热水令毛孔开启的原故。
身体有个保卫皮肤的机制,在经方中医学里称为卫气,卫气平常是控制著皮肤的温度调节,当病毒入侵,这些卫气会转而去防卫病毒,而无暇去调节皮肤的温度,就好像皮肤本来的加温器突然不见了,所以皮肤的感知神经就会觉得是冷的。
接下来卫气有两种办法让病毒消失,一是杀死(最慢的方法),二是排出体外(最快的方法),当然排出体外最快方法就是从毛孔进来就从毛孔出去,所以身体会尽可能的让心脏跳动加快,让营养快速供给卫气产生热能来强迫开启毛孔,接著水份会大量移至皮肤准备把病毒从毛孔冲出去,所以病人会更需要补充水份,这就是为什麽要盖被子闷汗的原因,就是帮助身体加热,但请记得需先辩证是否可以用发汗法治疗。
为了开启毛孔,身体拼命的把营养化为热能,而该文作者却要大家拼命散热,让原本要快要开启的毛孔,打不开,当然不容易退烧丫,当毛孔一直打不开卫气就会选择第二种策略,就是跟病毒决一死战,而原本要把病毒冲出毛孔的水份反而被迫流向血液,最後卫气一定会战 ,只是元气也会大伤,身体也会变的很虚弱,因为卫气回到皮肤,所以身体会停止加热,皮肤也恢复调节功能所以不怕冷,到此为止身为国家主流的西医学认为您痊愈了,但是你知道吗从皮肤流回血液的水汾里带著尚未被解决掉的病毒,这些病毒不会乖乖的随著小便跑出,反而会在防卫较低的内脏寄生,最後就是我们所知悉的癌症。
所以经方中医学里有句话~百病皆由感冒而起!
癌症的最佳黄金治疗期就是正确的看待感冒发烧这件事!
- 本文为原创文章, 为尊重著作权, 未经作者同意请勿任意转载
- 关键字 : 皮肤(5), 发烧(5), 身体(4), 方法(3), 癌症(2), 病毒(2), 病人(2), 电风扇(2), 现象(2), 温度(2), 毛孔(2), 正确处理(2), 时侯(2), 文章(2), 发烧时(2), 原因(2), 其实(2), 麽发烧时(1), 防卫较低(1), 闷出汗(1)